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 中国电子报社主办
收藏本站 投稿

信息通信

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TD-LTE争取更多合作伙伴,把饼做大


IMG_3662

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


刘晶: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非常荣幸请来了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来我们《中国电子报》TD产业联盟合作的TD面对面视频访谈。常总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常刚: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刘晶:爱立信对TD-LTE来说,应该是我们TD-SCDMA没有,我们在TD-LTE上很专注。现在TD-LTE对我们爱立信来说,它处于什么样的战略地位?


常刚:TD-LTE对爱立信来讲非常重要,因为LTE领域我们认为FDD和TDD的两个标准是协同发展的,我们看到国外很多的运营商也在考虑,不光是FDD的部署,也在考虑TDD


LTE的部署。所以爱立信从技术储备,资源投入,都是希望能够把TD-LTE能够推动,跟FDD相同的重要性来去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所以我觉得对公司来讲,我们非常的重视这方面的技术投入,资源的投入。


刘晶:在前期中国移动组织的一阶段和二阶段测试当中,爱立信也是全程参加,而且表现比较突出,您给我们讲一下前期的测试情况。


常刚:前期的实验室测试,包括后来大规模的外场测试,我们也在青岛做大规模的功能测试,正在验证LTE发展的网络性能等等。爱立信整体表现还是不错吧,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从整个商业化的进程角度来讲,我们运营商也好,还有主管部门也好,对功能和时机都有要求,我们都在加紧做我们的工作,以满足下一步扩大规模商业部署的需要。


刘晶:我们对扩大规模有没有一些解决方案、组网方案,这方面的准备?


常刚:这方面从产品系列角度来讲,爱立信拥用全系列的TD-LTE产品。在组网方面,我们可以支持和现有网络共站的组网,包括我们在深圳验证跟GSM共站的组网方式,我们还在青岛做了大规模共站的测试,可以说我们做了大规模的准备工作。


刘晶: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在青岛做的TD-LTE和GSM共网发展的情况吗?


常刚:这个也是我们针对现在的下一步的TD-LTE的部署的功能测试,站点的选择或者是站点的获取会是越来越困难的事情。我们的思路是利用现有站点,共站发展TD-LTE,配合运营商一起来做验证,这个验证涉及到几十个站点互相之间的测试,包括我们没有上TD-LTE之前,和上了TD-LTE之后,我们进行了GSM网络性能测试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出共站发展之后,对原有GSM网络的性能没有任何影响。TD-LTE共站之后的表现,也跟单独部署TD-LTE的表现也是一样优良的。


所以应该讲从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大规模来共站部署TD-LTE的可行性,在实施上面,也有一些具体的功能、性能上面的验证,包括还有切换时间。我们GSM大概停站20分钟左右,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基站从GSM接到既支持GSM又支持TD-LTE。我们还可以通过把我们TD-LTE的设备插入到已有的运营商的基站的机柜里面,从而实现支持TD-LTE功能。所以可以多方面的灵活的支持TD-LTE的部署。


刘晶:中国移动可以利用GSM基站的站点有多少?


常刚:我觉得总数中国移动大概有50万个基站,2G的基站,具体到部署,因为移动也会考虑有些站可能是共站,有些站也许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是新选。所以我觉得尽可能的可以重复利用已有的站点的资源,当然在基站,我们讲的机柜本身利用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我们的天线的共利用,可以很方便并且节约成本。


刘晶:您认为目前总发展情况来看,爱立信在FDD上面也做得非常好。TD-LTE相对来说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规模没有FDD那么大。您觉得TDD应该还做哪些工作来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呢?


常刚:我个人觉得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我们看FDD发展这么快,首先就是主导运营商的规模投入,对产业是一个非常明晰的信号。TD-LTE现在越来越明确,从我们的主导部门也好,运营商也好,都是比较清晰的表述了自己的计划,这种商业计划的明晰化和透明化,对整个行业的成熟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因为很多行业的参与者,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商业前景,大家可以更好的来投入他的资源,去支持或者研发相应的产品。第一方面,这是一个商业的计划,是一个成熟发展的推手。


第二,为了使TD-LTE更多的商用化,你要争取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是运营商,因为运营商一起把饼做大,我们产业链的资源就更大。也有一些产业链当中不同的厂商,你希望争取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你有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怎么把要求不要定得特别理想化。


比如说各个参与者,就像一个长跑似的,跑步的速度可能不一样,我能力比较强,我可以跑到前面去。但是我的产业的一些人可能跑得比较慢,但是我希望是一个整个产业链的集团性的前进,从而形成一个滚雪球的效应,而不是某一个人跑得快,雪团滚不起来。你要考虑快的要更得慢的,你怎么兼顾到整个产业的各个方面,这样是一个集团性的推进。跑得慢的人觉得跑得太快了,我就放弃了。但是现在他看了以后会加快信心。这可能是需要有一个分阶段,稍微平衡一点的发展速度。


刘晶:这需要一个组织机构一起协调大家的力量。


常刚:现在运营商之间也在做相应的工作。比如说中国移动成立的GTI,这方面也是协同运营商的观点,但是也把我们不同厂商,也把爱立信包括进来。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的引擎。


刘晶:现在有些运营商提到,尤其国内运营商也考虑到,我们有一个比较庞大的2G网络,我们看到国外有些运营商,由于3G发展比较快,2G在逐渐退网,就有些频率,这些频谱又是对称的,国外有些厂商说,这是自然发展FDD的方式,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常刚:其实我们也确实看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在把2G的1800的频段来做TD-LTE的支持,新的iPhone5也支持1800的频段。如果这个频率资源的使用是由运营商自己主导说了算的话,他们可能也许会倾向于选用FDD。


在国内我觉得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和产业链共同来判断的一个事情。


刘晶:单位从FDD和TDD的技术特点来讲,它们有没有优劣之分?


常刚:各有所长吧,TDD在分配,在有些应用场景下,它有比较灵活的能力来支持,比如说上行要求比较高的情况,TD-LTE也可能做得跟好一些。当然我觉得更多的技术上面的这种理论的上下行性速率,应该讲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包括频谱的利用率,更多看产业利用这个能力做什么样的应用,还有整个产业的成熟度,哪个方面的成熟度比较高,能够把我们使用这个技术的门槛能够降得比较低,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这是长久来讲更关键的因素。


刘晶:我们爱立信一方面提出了一个2G和TD-LTE协调发展的一个方案,我们在TD-LTE的后期组网当中,我们还有什么样的自己独创的解决方案?


常刚:2G只是结合我们在国内做的一些外场测验,实际上我们在国外也一直在推动FDD和TDD的协同发展,我们在香港也为中国移动香港建设了全球第一个商业现网当中FDD和TDD的切换和融合网络,你用FDD网上的终端,在FDD没有覆盖的情况下,就可以用TD-LTE的覆盖持续实现业务体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也领先其他企业都在这方面的工作,包括我们在八通道天线产品的研发上面,还有一些前沿的TD-LTE的技术,我们都在做很多的工作,并不光聚焦于TD-LTE产品本身。


刘晶:标准方面能不能讨论一下呢?


常刚:我们可以聊聊。


刘晶: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移动现在是二阶段与R9为主,下一步R10,再多聚合,我们认为TD的标准演进上,有什么问题?


常刚:标准互相都会有个借鉴,包括在3G,包括在4G的FDD上面,都有相应的实验和功能的演示。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观点,FDD的一些比较好的技术,它如果能够应用的话,都可以考虑在我们的TD-LTE的标准中怎么部署,这样才能达到两个标准共同的进步。


当然具体部署的时间点肯定根据业务发展情况会有所差异,但是从本身的出发点来讲,还是互相借鉴进一步的完善。我们TD-LTE推的八天线,FDD我们也配合一些运营商做八天线的测试,这是两个标准比较好的一点,因为它们的基础,共性的部分比较多,有些相应的新的技术点可以互相得到利用。


刘晶:我一直奇怪一个事情,爱立信曾经推出一个解决方案,在S6000的基站平台上,做到了FDD和TDD的转换,很快就完成了。为什么要做这么快呢?


常刚:我们原来一直说协同发展,对于产业最大的意义,因为技术的标准相适应,产业的实现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互相借鉴,这是我们制定标准之初我们就有这样的目标。我们做这种切换,并不在于这个运营商真正的线网当中需要FDD切换到TDD。我们原来在标准制定的初始我们的产业目标,我们真正在我们的设备当中得到实现,对网络设备而言,我们这么快进行切换,就说我们这个平台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不同的软件,我们就变成不同的技术制式,支持你网络的部署。


这点的意义,对于终端的协议方,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些相似的地方,真正的能够在产业当中很好的利用这种相似性,能够把整个的TD-LTE的成本降下来。这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协同发展。


刘晶:感觉有点像TDD和FDD共用一个产业链。


常刚:我们希望尽可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刘晶:这样产业也会做大。


常刚:而且它的成熟度,比从头发展一个要快一些,因为平台的能力得到了很强的验证之后,你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业务,应该更好。


刘晶: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像上海贝尔,诺西,做了小基站,或者有源智能天线这样的一些设备,满足将来中国移动网络当中对于小范围覆盖,大话务量的覆盖需求,好像没有看到爱立信有?


常刚:我们也有自己小基站的产品,当然我们不推荐我们单纯的解决方案,我们觉得在我们的智能网络里面,小蜂窝和大蜂窝,我们需要非常强的协同配合的功能,我们需要有很强的干扰抑制的功能。小蜂窝更多是吸收话务量,和大蜂窝互相配合来满足话务量的要求。小蜂窝的部署,要和我们的大网形成一个统一的干扰抑制的功能。


在我们智能立体网络里面,我们有一种做法,我们小蜂窝的基站和大蜂窝的基站,我们可以共用同一个基站,通过算法来消除蜂窝之间的干扰,或者不同技术的干扰,真正在干扰抑制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更好的吸收话务量,同时用户体验提高的一个功能。


我们在这次展会上,通过智能立体网络的解决方案,我们也有一系列的小基站的产品,包括支持3G的,支持4G的小的基站产品,包括wifi等等,这是未来无线网络发展的一个方向。


刘晶:通过这样的小基站,同样是多制式的,什么四网协同,多制式的支持方向。


常刚:小基站更多的是2G/3G/4G的协同,但是WiFi也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现在部署的WiFi有一个问题,WiFi还都是一个比较独立的,跟大网没有关系的网络。


这样带来一个问题,用户体验你是WiFi分流了话务量,但是用户体验并不能够真正的确保体验,因为WiFi的选择方式是由手机发起来选择。但是未来在很多情况下,比如在场馆,WiFi可能提供你的网络速度,因为WiFi的体验可能比我使用运营商的3G的网络要差很多。这时候还是手机静态去选,你用户体验是在下降,而不是用户体验在提升。


我们所谓四网协同,WiFi网络也不能以后长远来讲,不能是一个独立的,单独的一张网,WiFi要跟三个网络共同管理起来,WiFi网络的性能和状态要可见,以后可以通过网络两主动的选择真正是哪个网络合适于你的用户体验,来主动的选择网,而不是终端静态的选。这是我们在做的工作,我们叫电信级的WiFi,或者跟网络集成的WiFi。


刘晶:我们在中国移动六个面向里面,有没有把WiFi也加进来?还是注重谈TD-LTE的面向规划?


常刚:这都是中国移动主要考虑的方面,毕竟四网协同已是他战略的基调。TD-LTE的部署也好,WiFi的部署也好,都会考虑网络的网络怎么来去分配,用户的体验怎么保证,这是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刘晶:我们在爱立信展台上看到了很多新技术,新应用,也看到的我们在TD-LTE上的新进展,您觉得爱立信在参展当中的亮点是什么?


常刚:亮点我觉得我们对“网络社会”的展望还是有一些新的比较有意思的东西,“我即网络”,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高速公路,可以进行信息的传导,大家可以试一试。具体到真正的产品,我觉得我们还是聚焦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一个是运营。围绕智能管道,我们有增强型的智能管道的解决方案,智能管道2.0,我们有智能立体网络,我们也有核心的TD-LTE新的展示,包括TD-LTE/GSM
CSFB 语音应用的展示,所以新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


运营更多是智能运营的概念,智能管道大家说了很久,我们都是三年前讲智能管道的思路,我们今年提智能运营,更多是希望在管道的基础之上,能够有一个体系性的一种支撑,把智能管道的能力发挥得更好。所以智能运营下面我们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共同来构成一个体系性的支撑,来为运营商的智能管道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刘晶:常总说的,是爱立信三方面领导力的一个综合的体现。


常刚:产品是一方面,我们在服务方面对运营商的理解应该也是业界最好的。现在帮助运营商托管的网络所服务用户也是最多的,我们服务9亿多用户,我们跟运营商运营方面的了解,也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们能够及时把运营商的担心、焦点问题,能够把它融入到我们的解决方案当中,来及时服务于他们的业务。


刘晶: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TD-LTE的期望是什么样的呢?


常刚:我们认为TD-LTE非常重要,所以在中国,在全球我们已经有一些TD-LTE的商业合作,包括澳大利亚最大的TD-LTE的部署,包括沙特,包括香港等,对中国而言,现在TD-LTE是现在能看到的LTE最主打的部分,我们还是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市场机会。


刘晶:大概比例呢?


常刚:大家都是希望尽可能拿到最多份额,还是看我们最新的结果吧。


刘晶:谢谢常总。谢谢。


(结束)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图片存在版权,请拨打电话010-88558835进行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链接

视频

专题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作工作报告。

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网络零售对家电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生活家电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

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发表视频致辞。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11月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省长马兴瑞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举行。在10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主持。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本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