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赛程,NBA直播,NBA比分,NBA投注分析,詹姆斯,湖人,勇士/全面覆盖NBA职业篮球联赛,包括最新赛程、球队排名、实时比分、球星动态及投注数据分析,专为中文网民打造的NBA综合信息平台。发掘天才需要大量筛选,摆在体育人面前的难题是:既要提高项目影响力,扩大参与度,充分选才;同时,项目参与者即使没有走上攀登顶峰之路,也能学有所得,为未来人生积累资源;两者并行,才能催熟盛产天才的热土。而这条道路,就是体教融合。
长沙体教融合已实践多年,后备人才输送和校园青训建设齐头并进,成果丰硕。为此,我们特别推出《长沙体育优秀教练员系列报道》,讲述十位奋斗在体教融合一线教练员的精彩人生。
1996年,雅礼中学九十周年校庆,美国雅礼协会前来考察。美国人对打篮球十分热衷,于是提出要和雅礼女篮切磋。正在贺龙体育馆训练的女篮主教练彭丽君接到通知,赶紧带着“孩子们”跑回学校。在雅礼的水泥球场上,面对人高马大能扣篮的老外,雅礼姑娘们敢打敢拼不服输,给美国来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5年,彭丽君一手带出来的邓雨婷登陆北美NCAA,创下中国球员在NCAA D1级别比赛中的最高得分纪录,获得超过五十所美国篮球名校的入学邀请。
从美国人考察雅礼,到雅礼人征服美国,对彭丽君来说,这是一声跨越了30年的回响。
彭丽君和雅礼女篮的故事,开始于1990年。当时,为了解决有潜力的体育苗子因学业放弃训练的“学训矛盾”,长沙市体育和教育部门决定携手打造体教融合新模式,彭丽君被市体委派驻到雅礼中学,担任篮球教练员。她肩负输送篮球后备人才的任务,同时还要闯出一条体教融合的新路。
“校园篮球,孩子们既要打好球,更要受好教育。”彭丽君说。作风看得重,学习盯得勤,训练抓得紧,这是彭丽君的带队理念。在她看来,永远是“做人第一,学习第二,打球第三”。
按照雅礼的训练安排,女篮队员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学习,主要利用每天下午下课到晚自习前的时间参加训练。
“一般每天早自习之前,7点多钟就会要求孩子们出来练投篮,有时中午也来练。下午会提前一些下课,学校一天是上8节课,我们球队的孩子就上7节,再比其他学生晚40分钟去上晚自习。”彭丽君介绍,球队的训练主要靠课余时间,“这样一来能挤出不少时间训练,而且课程上缺的东西也不会太多”。
遇上去外地打比赛,彭丽君就跟学校申请“后援团”,语文、数学、英语老师轮流随队出征。“有次前一天打完比赛,第二天早上8点就把队员喊起来上课,上到10点再去赶中午的火车”。
这些年来,雅礼女篮赛场上夺冠、赛场边做题的画面,已然成为一道风景。如果有队员课程耽误多了,彭丽君还会主动帮孩子协调老师专门补课,“有时候还要找家长沟通,教他们怎么去配合孩子,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以至于有队员家长找彭丽君“打良心讲”——“彭老师不光是帮我们带孩子,还在带我们当家长”。
“成绩没跟上来,很难打好校园篮球。”彭丽君立下规矩:成绩不达标的马上停训。每逢重要考试前,彭丽君都给助教王娅洁派活儿——王娅洁是队员们的大师姐,2007年她从雅礼毕业,随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完成学业后回雅礼任教。当年在雅礼女篮打球时,王娅洁就是有名的学霸,一训练完就安安静静地搞学习。如今由她负责将学习资料整理并打印好交给队员,每天监督大家把知识点复习到位。
在雅礼女篮,不仅没人学习偷懒,反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2014年获得全国唯一一个北大篮球保送名额的李萱说:“文化学习好,篮球也跟着打得好,都是相互促进的。”
彭丽君这样表达自己和雅礼体教融合的原则:“要培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是在专业技术上,还有自我修养和知识水平的提升,这都需要我们言传身教。”
场下,彭丽君经常与球员们交心,“针对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比较内向的孩子,彭丽君的方式是多鼓励,给自信。必要的时候,彭丽君也会展示严格的一面。
彭丽君操心最多的,是背井离乡来长沙上学的外地孩子。2008年,新疆姑娘王雪朦从老家库尔勒跨越3700公里加盟雅礼女篮,“彭老师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她跟我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带她女儿的时间还长。”后来成为女篮国手的王雪朦如此回忆。王雪朦并没有夸张,王娅洁说:“彭老师的女儿跟我们吐槽,她印象里妈妈没给她做过一次早饭”。
在雅礼中学执教的这些年,彭丽君几乎牺牲了所有假期,产假也只休了一个月。有一年生病住院,医生叮嘱她出院后要在家静养一个月,结果刚出院第一天,彭丽君就坐到了球场边。看到球队训练出现的问题,她忍不住,又当自己是个没事人一样就开始带队了。彭丽君的女儿说:“妈妈是在拿命搏学生的未来”。
看过雅礼女篮比赛的现场观众,一定对彭丽君喊声嘶哑、跑动积极的临场指挥印象深刻。王娅洁回忆道,如果队员被恶意犯规,“彭老师第一时间就会冲上去咆哮”,然后反复跟对方教练和记录台沟通,“球场上可以拼,但是不能毁孩子!”
2018年在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上夺冠;2021年为湖南“三大球”历史性首摘全运银牌;22-23赛季拿下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2023年勇夺东亚青少年运动会冠军;2024年捧起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奖杯……
雅礼女篮的战绩让人炫目,但彭丽君知道,这支队伍也曾无数次擦干失利的眼泪、在挫折后重新站起来。与职业俱乐部围绕球星慢慢打造阵容不同,中学球队新老交替频繁,可能教练刚把一个学生教到会打球,她也快毕业了。没有哪个教练不想夺冠,但校园篮球的特点,注定了基层教练员不仅要在训练上“霸得蛮”,心态上也要“耐得烦”。
彭丽君说,她培养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现在,更是未来。也许对于每个基层教练来说,球队取得优异成绩很开心,更开心的是队员能打上大学生联赛,甚至WCBA职业联赛。但能进入职业篮球的毕竟是少数,教练的责任在于,体育到底能带给学生什么价值,而不是自己的满足。
彭丽君分享了一个故事:2015年,雅礼女篮在耐高半决赛遭遇传统强队石家庄二中,比赛中雅礼女篮长时间比分落后,从第三节开始,雅礼祭出中学生比赛少见的全场紧逼战术,将比分追到只差一分。比赛最后时刻,雅礼后卫张懿断球后打出快攻,一路突破到篮下,然后送出背后妙传,中锋得球后上篮成功——遗憾的是,这次快攻被吹罚走步,得分无效,最终雅礼以一分之差憾负。
“我们事后看录像,哪有什么走步”,聊起十年前的比赛,彭丽君仍然历历在目,“比赛一结束,孩子们就困在地上哭,觉得冤,但是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你要教孩子怎么去面对。”当天晚上,彭丽君组织球队开会,她讲了一句话,“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要知道怎么赢,也要学会接受输”,然后要求队员各自写总结。
凌晨1点,队长第一个写完,“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站起来”“我们高三队员也许不能再为雅礼拿冠军了,但我们可以让师弟师妹变得更好”。彭丽君说:“这就是篮球教给他们的韧性,输球的经历也是你的财富,可能是比奖牌更重要的收获。”
体育是通过身体训练给人带来心灵教育,彭丽君说,校园篮球从根本上其实是培养人才,不仅是篮球人才,还让他们通过体教融合变得更好,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有一个好身体好态度,成为一个坚强、成熟的人。
今年4月女篮国家队集训名单公布,彭丽君培养的陈玉婕、邓雨婷、刘贝三人同时入选。2017年至今,雅礼女篮已有20多名队员入选中国女篮各级别青年队。除了国字号球队,从雅礼女篮走向专业队、大学队、职业队的球员数量,更是多到难以计数。
彭丽君可能记不住自己拿过多少冠军,但提起孩子们的个性和技战术风格,那叫一个如数家珍,“王雪朦像我,自尊心很强,不服输,我教什么她都学得快”“邓雨婷天赋好,手长脚长,我第一眼就看出是个好苗子”“翟欢是最努力的,个人能力强,三分和突破都有实力”“刘贝的拼抢意识好,特别是进攻篮板,很有侵略性”。
从“老一辈”的邱思玥、唐毓、龚芳竹,到新人徐紫奇、胡瑞燕、刘瑞、李玉乾、吴卓昕。彭丽君带过的孩子一代激励一代,一代追赶着一代。
除了在球场上实现自我,还有不少队员选择跟彭丽君一样,在幕后发光发热。2022年拿下全国初中篮球联赛总冠军的明德华兴中学,其主教练于红俊,同样是彭丽君的弟子。于红俊说:“彭老师教的不仅是球场上的战术,还有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这也是我现在要教给队员们的。”对她而言,彭丽君更像是亲人。
彭丽君说,比起“彭教练”,她更爱被人叫“彭老师”,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过,那些已经毕业的孩子,则叫她“老大”“彭妈”“小彭姐”。这些大孩子事业、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还经常找她倾诉。前段时间,在美国打球的邓雨婷面临留学打球和国家队集训难以平衡,打电话找“老大”求助。彭丽君告诉她:“脚踏实地,不要受外界影响,把自己做好”。
“体育教育的追求,是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校”,彭丽君说,所谓“影响孩子一生”,绝不仅仅是中学打了几年球,而是教会孩子动脑筋,教孩子面对困难,教孩子学会坚持和把握细节,教孩子反复打磨和专注。“我带的孩子多,每一批不同类型的孩子,我都会去总结”。体教融合,归根结底还是和孩子人生的融合。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小彭姐”除了指导训练,还坚持每周打两场球。尽管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她的心态仍如孩子般年轻。“篮球让我永远充满活力”,这份热爱不仅改变了她自己,更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而她和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